
2024 年考研已然步入倒计时阶段。在紧张的氛围之下,众多备考的同学渐渐陷入焦虑与茫然之中,甚至开始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
为助力同学们舒缓紧张情绪,保持理想的备考状态,我校图书馆与米乐心理资源服务平台与大家分享一些考研心理调适的技巧与方法。
心理调适秘籍
01端正心态,防止过度焦虑
许多学生考试失常,不是输在知识水平上,而是输在心理状态上。考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表现突出,会经历一系列的茫然、无措、紧张、焦虑、怀疑、焦躁等心理过程。因此,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们更需要积极阳光的应考心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面临大考的学生常常高估了自己的焦虑程度。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焦虑很轻,是正常的;少数人的较重焦虑也不用特别在意,焦虑很重的是极少数。所以面临大考,千万别夸大自己的考试焦虑来吓唬自己!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适度的焦虑能让人保持专注,提高复习效率和应试水平;过度的焦虑会使人容易感到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考研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但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考试。
02调整作息,恢复良好状态
很多同学在备考期间习惯晚睡,认为晚上学习效率高。然而,长期熬夜会导致精神疲惫、记忆力下降。
临近考试,应尽量将作息调整为早睡早起。比如,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7 点左右起床,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让大脑在白天保持清醒,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03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在关键的冲刺时刻,大家往往把目光聚焦于知识的查漏补缺,却容易忽略一个同样关键的因素——饮食。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对考前身体状态的调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脑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充足的能量供应。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麦面包、燕麦等,它们能持续而稳定地为大脑提供葡萄糖,让我们在长时间的复习过程中保持思维的清晰与敏捷。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则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基石,对于维持肌肉力量、增强免疫力以及保障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都极为重要。
备考期间,要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高糖食物虽能瞬间提升血糖带来短暂的精力充沛,但随后会引发血糖大幅波动,使人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影响学习效率;高盐食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身体不适的风险。
03坚持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来改善负性情绪,调节身体状态。适当的运动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是为了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找到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长时间的备考,可能会让身体逐渐疲劳,甚至出现身体上的不适。通过每天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压能力。例如约上朋友一起慢跑、散步等,可以有效舒缓身心。
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出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能让人产生愉悦感,从而缓解因学习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运动,不仅能保持心情愉悦,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05懂得倾诉,调节情绪
情绪作为一种能量,需要流动。备考过程中可能出现过于兴奋、焦虑、恐惧、紧张甚至无助等情绪,都需要一个流动的出口。
当你被繁琐的题目弄得头昏脑涨时,可以和考研的伙伴聊聊,向家人朋友倾诉,他们会给予你安慰和鼓励。将心中的苦水尽情倒出,焦虑便不会在心底肆意疯狂生长,而是会化作轻烟渐渐散去。如果你不习惯和他人倾诉,也可以将自己的情绪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一旦情绪有了宣泄的出口,心态便能趋于平稳,考研之路也会走得更为顺遂。
